《201503》
位在迪化街上、永樂市場對面的這個『大稻埕故事工坊』是一棟三層樓建築,
它建於1924年,原為傳統零售與住家混合使用,
頗富歷史的這棟街屋見證了大稻埕過往九十年間的興盛繁華。
目前這裡以大稻埕過去及現在的故事為主軸,
積極於街區內外及國際間與不同族群互動、交流,
再以不同面向及角度切入,為大稻埕地區發展出富歷史價值意義的創新未來。
我覺得這裡是來探訪大稻埕迪化街歷史時的必訪景點,
因為在這裡面對於這一個街區的歷史有非常詳盡的介紹。
室內的牆上有很豐富的圖文介紹,
帶領我們走入屬於大稻埕的歷史故事。
一、大稻埕的由來:
在十七世紀時僅有少數漢人及平埔族人在此開墾,
因為沿河岸有大片曬穀場故得名為『大稻埕』。
二、大稻埕的起源:
1851年林藍田於今迪化街一段154號設立了三間店舖,
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拼』械鬥而迫使同安人移居大稻埕,
遂逐漸發展成聚落。
1858年天津條約開放淡水(包括艋舺及大稻埕)為通商口岸,
因艋舺居民較為排外及河口淤積的原因,
故洋行多設於大稻埕,這也是大稻埕興盛的開端。
三、大稻埕的地方信仰:
『城隍』原指城牆及護城河,
明代時由皇帝下詔,命城隍為在地的司法守護神。
1821年同安人帶著霞海城隍爺渡海來臺,
1953年來到大稻埕時,先是供奉在糕餅店,
期間因為發展順利、再加上香火鼎盛,
於是鄉親們開始出錢出力來建廟,
從咸豐六年(1856年)開始動工,於1859年完工。
臺北霞海城隍廟從此正式在大稻埕落地深根,成為臺北城的守護神。
四、大稻埕的貿易商埠:
從1858年開放淡水為通商口岸,
形成了商業繁榮、洋行及外國領事館林立的盛況。
於是巡撫劉銘傳更是積極建設大稻埕,吸引外商投資,
奠定大稻埕在國際貿易上的重要角色,
有九成的臺灣外銷茶葉都是在大稻埕精製後再從淡水港出口。
尤其以砂糖、茶、樟腦被稱為『臺灣三寶』,
出口市場並涵蓋了有歐美、日本、澳洲等地。
五、全臺第一的大稻埕:
清朝在1885年將如此繁盛的臺灣建省,
並命劉銘傳為首任巡撫,期間並規劃了臺灣第一條鐵路。
1891年在大稻埕的河溝頭附近啟用臺灣第一座火車站,
稱為『大稻埕票房』,
從這裡發車北上基隆、南下新竹,是今日臺北車站的前身。
同時在清末時期,
大稻埕也是臺灣第一個擁有電力、西學堂、茶釐局等設施的地區。
六、大稻埕的洋風鼎盛:
大稻埕身兼淡水港口的起卸貨物重責,
成為北臺灣的商業中心,
地方士紳們則是共同開闢了外僑區,
陸續開設包括德記、怡和、美時、義和、新利華等洋行及外國領事館。
通商不僅活絡了經濟,
也將異國建築、宗教、習俗等文化快速的帶入大稻埕地區。
在看完圖文展史區瞭解完大稻埕的歷史故事後,
可以轉移陣地到後方閱讀放置在此處的書籍。
後面的這一個區塊是我們後來逛完附近後又轉回來這裡才發現的,
除了有許多的照片可以欣賞外,
室內設立的『福田郵局便所』及放置的舊腳踏車,
也是個挺好拍照的地方。
大稻埕故事工坊
02-2555-8484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44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