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了北投圖書館後,我們來到比鄰的北投溫泉博物館,
一眼就看到這穿著和服的美女正在忙碌著,
原來因為這天是假日,這邊有舉辦活動啦!
其實我自己很討厭假日出遊,但這次在臺北及宜蘭待了一個禮拜時間,
所以一定會卡到週末假日,我們剛好就選擇了假日這天來北投遊玩。
看完了日式和服美人後,我們在園區閒晃,
每一處角落都充滿了日式風情。
果然是假日無誤!到處都可瞥見遊客,很難拍到淨空照啊!
下次來北投,我一定要選非假日來啦!
終於繞到北投溫泉博物館正門入口處,
我記得這天來這邊的人潮非常多!而這邊有限制入內參觀人數,
我們運氣不錯,到的比較早,進入的時候人數還沒滿很順的就進去參觀了,
出來時赫然發現要等入場的人群排了一條長龍!
進入後就看見北投溫泉博物館的舊照片!先來欣賞一下並回顧一下這邊的歷史。
大正2年(西元1913年/民國2年)6月,台北州廳運用了公共衛生的經費5萬6千餘元,
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方式,興建了北投溫泉公共浴場。
浴場內最主要的是以服務男賓為主的大池,顯示當年泡湯的男女比例較為懸殊,
圓拱列柱圍起的浴池與兩側牆上的鑲嵌彩色玻璃,提供了極為明亮華麗的沐浴氣氛。
戰後,公共浴場因管理單位更迭,而終至荒廢,
1998年10月31日在地方熱心居民的奔走下,經過臺北市政府的斥資整修,
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為定位,正式重新開放使用。
以上資料來源出自『北投溫泉博物館』官網。
後面我也有拍到大浴池及華麗的彩色玻璃唷!
我們直接上到二樓參觀,二樓有一非常寬敞的榻榻米大廳。
在日治時代,榻榻米大廳是當時的人在沐浴後納涼、用餐、休憩的地方,
在這裡可以眺望整個北投谷地以及公園美景,開放的室內空間通風良好。
目前於週二至週五,開放遊客自由進入休憩,
週六、日因參觀人數眾多,故此區暫不開放。
由於這邊禁止遊客進入,
所以是整棟北投溫泉博物館唯一隨便拍都拍不到人的地方,
我也不小心拍了個太多張,
只是為什麼我覺得一格一格的天花板看起來好像格子鬆餅或者是巧克力片啊?
還是趕快離開格子鬆餅,轉往陽台區域吧!
在榻榻米大廳旁的『望樓』,是供昔日沐浴後的遊客休憩、欣賞北投山光水色之處。
從望樓向外眺望,可以看見綠蔭盎然的北投公園及北投圖書館,
不過這邊果然很夯很搶手!怎麼拍都會拍到人,我只好放上介紹往日的照片代表一下,
讓大家可以回味過去這邊的幽靜感啦。
好不容易才拍到這個無人的角落。
昔日泡湯也可以觀賞電影?
原來這邊是現在展示過去在北投拍攝的台語片相關記錄。
台語片在北投最盛期的景況是同一間旅社內有兩三組人馬拍攝不同的電影,
所以北投可以說是早期台語片的好萊塢,許多當時的電影中都有北投的影子,
其中「溫泉鄉的吉他」更是全片在北投拍攝的經典之作。
接著我們繼續參觀一樓的部份,這邊有北投石的展出。
所謂的北投石是附著在石頭上的一層結晶物,
北投石是正式學名,也是全世界唯一用台灣的地名來命名的礦石,
它的產地只有日本玉川及台灣的北投溪,
它們的共通特性為生成於溫泉水質皆為青磺,且具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鐳。
這邊還可以偵測北投石的輻射值。
北投石的相關介紹。
一旁擺設的非常陳舊椅子,彷彿坐下後就會裂開般,
但我比較有興趣的是底下的地板花樣,非常的復古啊!
印象中以前小時候家裡邊的地板就是類似圖樣。
這是大浴池旁的彩繪玻璃,我一直都很喜歡這種彩繪玻璃。
不過這些彩繪玻璃是重新鑲嵌的呢!
原來在北投溫泉博物館整修時,這些彩繪玻璃早就被偷光光一片都不剩,
還好因為在地人莊女士平時就很喜歡在這邊拍照,
在公共浴場破落時仍然持續拍照,才可以保留著許多公共浴場的舊照,
甚至每一塊彩繪玻璃的細部照片也都有拍攝到;
所以當這邊開始整修重建時,莊女士便大公無私的提供她的照片給館區作為參考,
才能讓我們大家又可以一觀這些彩繪玻璃的美麗之處。
最後,這就是有名的大浴池啦!
這裡可是當時東亞最大型溫泉浴場!
大浴池只供男性沐浴,浴池的建築仿歐式,帶有羅馬和土耳其浴池的風格。
大浴池是整棟建築物裡邊最重要的空間。
這裡是昔日的『綠色牆壁』及『不再開啟的窗口』。
看到不再開啟的窗口感覺有種詭異感吧?
其實這個小窗口猜測是日治時期用來檢視浴場狀況、
服務生遞送毛巾或乾衣服的窗口,
在民眾服務社時期,它也被作為浴池的收票口唷!
我覺得這邊頗適合慢慢欣賞體會昔日風情呢,
只是我們來的這天剛好是假日,所以人潮眾多感覺都不能靜心欣賞啦!
下次一定要選在非假日時再來好好遊歷一下。
北投溫泉博物館
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二號
02-2893-9981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09:00~17:00,
每週一及國定例假日休館(遇週六、日照常開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