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花攝日記




【臺南】後壁區。菁寮北勢老街(菁寮嫁妝老街)無米樂社區




《201404》






自從2013年在臺南後壁農會看過稻田彩繪後,


我就一直很想去後壁另外一個很知名的景點:後壁菁寮老街走走。

這一天終於查詢好地圖,展開了我的單人機車之旅來遠征菁寮老街啦!

為什麼說是遠征呢?

因為臺南後壁真的位在臺南非常北邊,只要再過一座橋就會接近嘉義的範圍,

也因此從南高雄出發的我,感覺幾乎是橫跨了兩個縣市的距離。

事先查好地圖,發現菁寮附近的道路都是小小的鄉道,

我為了避免迷路,因此選擇了最簡單的走法:

先騎臺一線一路往北、經過後壁火車站後上橋下橋後往左迴轉進入一個小鄉道,

這條小路直走可以接上南82鄉道,

直騎後首先會先在左手邊看到『菁寮天主堂』、右手邊看到『菁寮國小』,

再繼續往前行就可以直接通往菁寮老街及無米樂社區的中心點了。

我是個很討厭在假日裡出遊的人,因此這天拜訪菁寮也不例外是選擇了平常日前往,

不過發現平常日的菁寮老街這邊顯得相當寂靜,

有些可供室內參觀的展區或者是小賣店都是在假日時才開,

所以若不是像我一樣純粹是以想拍照為主的朋友,建議還是假日來訪才會較為熱鬧些。

而從菁寮天主堂開始,就已經進入菁寮地區頗有歷史性及可看性的景點了,

因此我也就從這裡開始慢慢介紹起;

另外因為菁寮這邊可以逛的景點還滿多的,

所以也可以先索許一份菁寮地圖帶在身上參考會比較方便些,

我這天是在『墨林文物館』門口前方拿到菁寮地圖的,

上面除了有每個景點詳細標示地圖外,還有各個景點的介紹,我覺得相當實用。


『菁寮天主教堂(聖十字架堂)』完工於1960年,是天主教以募款方式所建的教堂,

教堂建物建築由四個角錐尖頂組成,分別為鐘樓、聖洗堂、聖殿、聖體小堂,

四個尖頂處各有不同的基督信仰標記裝飾物,

分別為『公雞』、『鴿子』、『十字架』、『皇冠』。

在菁寮天主教堂的對面為『菁寮國小』,

菁寮國小為後壁地區最早建設的學校,創建於西元1911年,

校園內有三項歷史建築,分別是1951年建造的禮堂、1956年建造的辦公室,

及1930年建造的日治時期升旗臺,

因為我到訪的這天是平常日,所以只有隔著校園圍牆偷拍國小的禮堂。

『墨林文物館』原為菁寮醫生梁耀明先生的故居,

為一座格局極為特殊的四開間合院建築,臨街面為看病診所(崇仁診所),

民國89年梁醫師子嗣將崇仁診所提供社區使用,重新規劃為墨林文物館,

館內展示數百件與診所相關的醫療器材,以及昔日四合院生活的用具;

由於墨林文物館只開放假日,所以這天我是不得其門而入。

『菁寮北勢老街』過去有嫁妝老街之稱,這裡曾經是八掌溪沿岸最繁華的聚落,

俗稱『北勢街』的古老街屋是最熱鬧的商店街,

街上有飲食店、大餅店、酒家、查某間、漢藥鋪、旅社、茶室、

傢俱店、美容院、鐘錶店、棉被店、布店等各式店面,

除了供應鄰近農村聚落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外,也因這裡結婚用品一應俱全,

而獲得『嫁妝街』之美稱。

『稻稻來』為墨林老村長故居,後將此閒置空間再利用,

這裡提供了米食點心料理,體驗農村綠色慢活,並取其臺語諧音稻稻來。

『金德興(阮家古厝)』為店舖型古厝『金德興藥舖』,

推估建於清乾隆年間,約有250年歷史。

在進入無米樂荷蘭井湧泉民宿前,還可以在老街交叉口上看到『菁寮老茶室』的舊址。

『無米樂荷蘭井湧泉民宿』為典型的三合院建築,

除了是棟傳統古厝民宿外,這邊也提供了各種自費DIY活動項目,

在民宿範圍內除了有古井(荷蘭井)外,還有一『童養媳洗衣窟』,

這一個洗衣池是從荷蘭井湧出的泉水,

早期婆婆捨不得在炎熱和寒冷的天氣讓自己女兒洗衣服,因此叫童養媳去洗,

但沒想到老天爺疼惜童養媳,在大熱天時湧出的泉水是涼的,

寒冷天時卻是湧出溫溫的泉水。

『菁寮黃家古厝』一般人稱做『西洋樓仔』,是一座融合傳統與西洋風格的建築物,

正面有雙柱式造型及洗石子的山形牆,牆額上有雙排文字,

上為黃氏堂號『紫雲荔園衍派』,下『AD1928』為西元的建築時間。

而因為整個菁寮地區都還將著過去樸實的古宅完整保留下來,

因此走在鄉間小道上時,真的覺得處處皆風景,時光也彷彿倒流般。


離開菁寮老街無米樂社區後,我還是尋著來時路出去,

南82鄉道上兩邊皆是稻田,騎車奔馳在此眼見一片綠油油,只覺心情十分舒暢。





























































































































菁寮無米樂社區

臺南市後壁區菁寮里菁寮68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